內容來自sina新聞

評論放開樓市限購不是治本之策

  經濟走筆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提出千方百計消化庫存後,放開限購的口子越來越大。杭州28日加入放開限購的陣營,下面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挽起袖子進場救火。

  每一輪調控,都有人與政策制定者玩遊戲,市場稍一向下,就有人提出"遏制經濟下行要靠房地產上行"。這次也不例外,有"獨立經濟學傢"說,"想把將宏觀經濟穩在7.5%之上,重中之重就看房地產市場,絕不容許出現暴跌。啥叫暴跌?跌幅超過15%,即為暴跌。"果然,有些城市對房價下跌15%在技術上限制網簽成交。

  住建部部長的一句"千方百計消化庫存",說明當前房地產市場庫存和空置量較大,這是放開限購的現實背景。而最大的驅動力來自地方政府,隨著成交量大幅走低,土地流標,一些地方政府土地收入斷流。一位基層財政官員介紹說,上半年一般都是土地款進賬關鍵時期,年初預算時,地方政府都要把土地收入考慮在內,作為支出依據,但今年背離得厲害,收入的1/3沒瞭蹤影,"上半年財政收入隻有3-4%的增長,土地賣不掉,平臺貸款到期沒錢還,剛性支出一點都沒少,一連串的問題就來瞭。"

  許多國傢房地產危機在爆發前,都已成為綁架政策的工具。"次貸危機"的教訓警示世界,再強大的政府也"不可能把整個宇宙給保護起來",監管者過於慷慨而寬泛的安全網隻會把整個管制系統攪亂,當恐慌如暴風驟雨瞬間來臨,恐慌氛圍籠罩市場時,形勢將會瞬間失控。由於監管放縱和創新無度導致的市場失控,曾讓作為全球信用體系主動脈之一的資產證券化一夜之間失去流動性,並且在全世界蔓延發酵,這一教訓殷鑒不遠。

  房地產減速已成為經濟轉型期的陣痛,經過多年高速發展後,一個中等速度的、以最少資源消耗、能實現大多數人民間信貸利率多少年息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最長久幸福的平和的速度才是安全的和諧的。如果盲目開發,過度開發,"鬼城"遍地,既積累經濟金融風險,也累積巨大的社會風險。

  要清醒地認識到,對於中國經濟而言,真正要下決心解決的依然是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模式,依然是以治理高房價為代表的資產泡沫。如果沿用大拆大建的新竹機車借款信貸年息台東代辦信貸信貸年息舊的發展路徑來拼經濟,經濟發展也容易錯失調整的好時機。

新聞來源http://wh.house.sina.com.cn/news/2014-07-30/1739433357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uel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